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

水墨烏鎮 一日三風情

Less is more,萬籟俱寂,這才是烏鎮最美的時刻。

自問是個旅遊癮君子,待在香港一、兩個月,就心癢癢想「飛」,哪怕是到上海出差,也要偷四日時間去周邊地方遊玩。原本計劃先遊杭州西湖、烏鎮,然後再到上海開工,一腦子陽光明媚,滿塘荷花的美景,誰知天公不造美,整整四天都是大風大雨,但跟人生一樣,它也有另一番的淒美,可堪玩味。

位於淅江桐鄉市北郊的烏鎮是有1300多年歷史的水鄉古鎮,位於上海、杭州之間,跟周莊一樣,典型的小橋流水的水鄉格局。若然每名遊客都拖著行李箱四圍逛,肯定會毀掉那些古老石板路、小石橋,所以,管理公司特別在鎮口設有旅遊中心,統一辦理各民宿和酒店的入住手續,由職員用小車把行李送到遊客的住宿,遊客則由艇家撐著小船,穿過一段約3分鐘的小河,直抵鎮中心。

旅遊碰著大雨,心情毛躁,現在翻看相片,才欣賞到它的淒美。


西柵較多民宿選擇,但商業味較重,東柵則保留了純樸氣質,所以我決定買遊西柵、東柵的套票,第一天先遊西柵,翌日一早退房,然後逛東柵。

雨茫茫 添淒美

小石橋下,是一條淙淙小河,兩旁是民宿、客棧、茶居、酒家,小資情調的露天咖啡座、酒吧,挨在河邊的圍欄,一邊喝比利時櫻桃啤酒,一邊欣賞河邊的垂柳隨風搖拽,看艇家撐著小船,載著遊客穿梭古鎮,爽吧?

實情在豆大的雨點下,一邊撐傘子,一邊拍照,非常狼狽,而且一舉機,一把把遊客傘子擋住了風景,肩擦肩,非常掃興。




烏鎮的傳統工藝非常馳名,有不少工作可供參觀,在亦昌冶坊,有比人還高的巨鍋,蒼桑的鑄造工具,映照當年的工藝業是何等繁盛。敍昌醬園前店後坊,所售的豆瓣醬、醬油,以傳統手工釀制法,利用竹匾制曲,自然曬露發酵釀制而成,大醬缸整齊地排開,一塊田似的,韻味十足。烏綿更是名物,益大絲號仍沿用選蠶絲、煮蠶等傳統技藝,愛好者可買手工烏錦做手信。

敍昌醬園古式古色,攝影發燒友一定喜歡。

傳統竹匾制曲的手工釀製醬油手法已很少見。

冶鍋坊放有「天下第一鍋」。

新增說明文字


似水年華 也追憶

打開住宿房間是旅程一個重要節目,感覺像拆禮物,租住的烏鎮民宿是中價民宿,一晚房租約6百多港元。這類民宿都是沿河的兩層高老房子,得爬窄窄的樓梯,好奇怪房東是怎樣把我的巨大行李箱弄上房間。

新增說明文字


白色落地紗帳,雕花大床,民宿少不了這兩樣道具。

打開房門,有少許失望,跟網上照片頗有落差,客廳是長方形,沙發硬梆梆,對牢一塊長鏡,裝修相當之「花樣年華」,望著掛上白色落地紗帳的雕花大床、木地板,我直笑了出來,遊客上網上訂民宿,總是很關心民宿有沒有這兩件「道具」,我倒沒有所謂。

馬上檢查最關心的洗手間,總算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,雖然是企缸,但十分整潔,水夠熱,花灑力度很猛,能夠痛快地洗澡,我最討厭那些虛弱的花灑,勉強地射出潺潺弱水,根本無法洗乾淨長髮。





龍形田種滿紫幽幽的馬鞭草。

陳香回轉 心神醉 

冒著雨逛花田,拍完龍形田紫幽幽的馬鞭草已是傍晚五時半了,這個時間,內地人開始吃晚飯,我也入鄉隨俗,走進一間飯店,一個女生豪氣地點了四個地道菜!

古鎮醬鴨、菜乾太湖白魚,菜梗篤三鮮。


在西湖,有幾道杭州菜沒吃到,以為可在烏鎮圓夢,打開菜牌,原來是找不到叫化雞,蝦爆鱔!

點了飯店的招牌菜醬鴨兒,醬油偏香甜,鴨肉幼嫩,鴨皮下有一層薄薄油膏,在香港絕對吃不到。

烏鎮的名菜還有紅燒羊肉、牛蛙煲,對,他們喜歡吃牛蛙,超核突。

河鮮也馳名,點了味菜乾太湖白魚,確是地道的淡水河魚,但對不起,太多骨,不欣賞,略吃幾快就放棄。

菜梗篤三鮮有驚喜,以金華火腿、河蝦,番茄,小雲耳,上湯浸小棠菜,很普通的食材,但產生了奇妙的化學作用,好鮮味。

最後是豬油撈飯,以豬油、醬油、肉鬆拌飯,豁出去了,那一頓至少吃下一萬個卡路里。



絕艷秀美 兩相宜

晚上,烏鎮的魅力才真正展現,經過悉心包裝,民宿都開著彩藍、鮮橙的艷麗燈光,映照到河上,非常迷人。到晚上九時多,民宿陸續關燈,只餘零星的昏黃街燈,洗去艷麗妝容,萬籟俱寂,烏鎮才露出它的自然秀美,我靜靜地蹲在石橋上,極力印象眼前的風景,享受這最堪回味的幾分鐘。

過悉心經營和包裝,入夜的烏鎮又有另一番艷麗風情。

西柵沿河有不少酒吧,可欣賞醉人夜景,情調一流。



民宿包一頓早餐,幸運地,我佔到窗口邊的?子,挑了白粥,六式佐粥小菜,炒年糕,熟雞蛋,鹹豆漿,還有烏鎮特產定勝糕。

烏鎮的味道像台灣,格局像日本,房東說,政府發展這地方時,本來就是做日本和台灣遊客生意,原來如此。

如此早餐風景,無得輸。

超滿意這頓地道早餐:六款佐粥醃菜,白烚蛋,定勝糕,烏鎮白菊茶,那一碗是鹹豆漿,別有風味。

烏糕特產糕點定勝糕


夕陽餘暉 最難忘

辦好退房手續後,乘免費巴士到東柵。五分鐘就到,一樣的小橋流水,東柵就是較樸拙,景點多好多,三白酒坊、手織布藝工場、民俗館,江南百床館,看得津津有味。


同樣是小橋流水,東柵的味道較樸拙。


江南民俗館中,有古董百床博物館、傳統婚宴展覽


景點門外貼有二維碼,用手機一掃就連結到景點介紹,超貼心。




三百酒坊供遊客參觀,了解釀製三白酒的過程。

烏鎮的絲綢亦是馳名,所以東柵有絲綢工作坊,但參觀當日沒有工作人員作示範。

如果你也是獨遊,記得早餐不要吃得太飽,因為東柵有太多地道街頭小食店,青團、姑嫂餅、三白酒,還有茶葉店,在日本能夠抵住血拼誘惑的我,也買了三大包杭胎菊,一直走,還有林林種種的飯店,看到店外一大窩炆得香煞人的粽香東坡肉時,我已經無能為力。


太多地道小食,推介青團、梅菜火腿餅和海棠糕(右)。




差不多走到東柵的出口,原來還有一個有趣的表演。隨著鑼鼓湊起,幾位白髮蒼蒼的老師傅,逐一在船的甲板上舞刀弄劍,他們不但身手敏捷,利工民款的白上衣下,隱約現出性感的腹肌!真開心,可以在旅程的尾聲見識到這份夕陽的活力,直到登上巴士,我仍帶著一個鬼馬的微笑。


老師傅耍得虎虎生威,並不欺場。


旅遊錦囊

1.天氣:1月最冷,平均氣溫只3.6度,7月最熱,平均氣溫約28度,6-7月下梅雨,冬天下雪。

2.烏鎮門票收費:東柵景區:每位100元人民幣。西柵景區:每位120元人民幣。東西柵聯票:每位150元人民弊。

3.推介景點: 敍昌醬園、亦昌冶坊、 三白酒坊、手織布藝工場、民俗館,江南百床館

4.特產:蚕絲被、烏錦、?昌醬品,烏鎮白菊,三白酒

5. 地道美食: 紅燒羊肉、清古鎮醬鴨,清蒸白水魚、粽葉東坡肉,青團、姑嫂餅

6.交通:有免費巴士來往東柵與西柵。乘巴士K350至烏鎮汽車客運中心,再轉乘K282巴士到桐鄉高鐵站,轉乘高鐵可到其他省市。

有用網址:www.wuzhen.com.cn